星期一, 7月 18, 2005

假如我是隱蔽青年的…系列二-我是隱青的愛人

忍:

近期新聞經常都報導所謂「隱蔽青年」,真令人感到不是味兒,朋友們都對我們的感情忽然「關心」起來,並常常問我有關你的工作及經濟情況:「阿忍而家做咩工?吓沒工做,咁佢日常開支點算?」、「唔通你這個做女友的養埋佢?」、「你同佢一齊好似沒未來吧!」……我實在不明白為何世人總是喜歡干預別人的生活,喜歡將一個人的經濟條件來衡量其價值。
「標籤效應」是我在讀社會工作時老師教導我們的概念,想不到現在反過來,「隱蔽青年」這個詞彙是竟由香港某社會福利機構率先引入本港,他們將「隱蔽青年」的「先兆」(有如「病徵」!)列為以下六點(註一):
開始不喜歡外出;
減少/害怕/拒絕與人交談;
對身邊的人和事逐漸不關心,甚至不聞不問;
不想返學、不想工作,對以往感興趣的事也提不起勁;
情緒低落及不穩定;
沉迷打機、日夜顛倒。
由此可見,當我們被父母罵經常外出時,社工們卻認為不喜歡外出是隱蔽特徵之一,為何不想外出竟能成為「問題」,我想真正的問題應該是那些不願外出的青年,還是那個令人不願外出的世界呢?
現在的城市生活高度集中化,不論戲院、超市(由過去的士多、辦館,變成現代的超級廣場)、藥房、銀行等,都漸漸由小商號經營變成大集團式營運,為了保證利潤,他們大多會集中於市中心開設服務,令市區如旺角、銅鑼灣等地就成為了人流集中的地方,無論我們工作、消費、娛樂等,都必須「被迫」要到這些地方才能成事,尤其是在周末期間,上述之地更擠得水洩不通,公共及休憩空間之少更令人欲找個地方休息都甚為困難,而我就曾經多次在旺角蹓躂時不忍空間之侷促而差點昏倒,試問又誰會喜歡被迫外出到這些地方呢?
在城市生活高度集中化之餘,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城市中一起「隱蔽」嗎?高級餐廳的卡位、高級茶樓才沒有的「搭檯」制度、新型屋苑的圍牆設計、娛樂場所和食肆的「包間」服務等等,不是正說明了「愈有私人空間愈高級」的現代觀念嗎?事實上,在現代城市生活裡,公共空間設計的減少、人際間的疏離正反映了整個社會都一起走進了「隱蔽」的世界,而他們所謂的「隱蔽青年」只不過是整個自閉光譜的其中一員而已,那麼,各位隱士,相煎又何太急呢?
而且那些美其名關心你的人,為何你會選擇隱蔽自己而隔絕他們之外呢,觀乎那些漠視你的長處,只懂叫你認命、向現實低頭的人,反過來,卻看不到你在鍵盤前與世界各地的網友聊天、玩遊戲時的健談與自信,試問他們怎能夠叫我們「恢復與他們的社會聯繫」呢?
我深信人與人的溝通總不是只有現實(相對於虛擬)又圓滑的世界吧,我們在網上只不過是另一個世界罷了,我們每天可以和世界上不同的人交流,不用暴露自己真實身份之餘又能真誠地溝通,難道這不是另類的溝通模式麼?那些「電腦白痴」的人哪,他們不懂用電腦就不要以為用電腦的人就是有問題啦!
這個時候,我想起了一首歌的對白-「你有你的生活,我有繼續我的忙碌」,大家既然能夠找到各自的生活方式,請不要再干涉我們的內政吧,難道真的要讓我們「百忍成金」嗎?
永遠支持你的愛人 上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