孰「毓民咀迷會」,抑或「懷舊金曲之夜」?
上星期的七月十六日晚上八時,立法會民主派(是孰「民主派」,還是孰「泛民主派」也?)議員在中環遮打花園主辦「毓民封咪、言論受壓」燭光晚會,在只有一個多星期、缺乏主流傳媒協助宣傳的情況下,竟有數千人之多,對主辦單位而言,無不喜出望外。(據小記之記憶所及,中環遮打花園對集會遊行人數來說絕非風水之地,多次集會十居其八皆門庭冷落,如上次之1月23日及4月26日反釋法遊行等,對上一次「逼爆」遮打之日已是零三年七月有日之集會了。)
然而,當我們常言社會運動之行動目標乃重要元素,但此次集會之訴求卻有欠清晰,反而變得個人化了;再者,當晚的行動對未來爭取言論自由有何幫助呢?
當晚以毛孟靜與林超榮當主持,在十多位立法會議員宣讀宣言後就以幾個封咪的節目-「風波裡的茶杯」、「政事有心人」及「不談風月」貫串以懷舊一番。就現場小記觀察所見,參與集會者大多中年人士,有不少更自備矮凳觀賞晚會節目,相較過去參與此類活動者多為組織動員及年輕一輩,今次參與者似非集會常客,但這晚除了「毓民咀迷會」以外,又還有什麼呢?
當晚幸而毓民說得好,小記在晚會前得悉當晚程序,似乎只是「懷舊金曲之夜」,除了讓大家懷念已過去的節目外,我們是否更應對大家對香港電台的定位及市民期望多作討論?我們是否更應告訴市民在懷舊之餘,在社會上還有何另類選擇(如網上電台、討論區、電子報等獨立媒體)?
我們不應靠明君賢相之家長式管治,亦不應靠名咀之演講魅力,人民自發才可途!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<< Home